《深埋之星》测评

一场名为深埋之星的娱乐选秀节目在出道直播夜现场遭遇舞台塌陷事故,主角与其他参赛选手、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导演一同被困在废墟之中等待救援。然而地下废墟中从导演到参赛选手一个个接连死去,最终真相大白,杀人者是与主角韩浩宇发展出密切关系的另一名富二代男选手李修杰,而李的杀人动机是他的秘密——他其实是富豪与一个普通女人的私生子,李母深爱富豪,而富豪对李母与李都无甚感情。选秀导演曾为了深挖这段过去采访李的母亲,间接导致本就抑郁的李母在对舆论发酵的担忧下选择自杀。得知真相的李在塌陷事故的第一时间杀了导演,之后又杀掉了陆续得知他身世秘密的其他人。

在BE中主角韩浩宇无法接纳这样的李修杰,李修杰死去后,韩浩宇用李修杰的领带上吊自尽;在HE结局中李修杰受到法律的制裁,两人解开心结成为至交密友。

游戏主要玩法为①大量以主角出发与其他人物的实时对话+②少量视觉小说式的剧情推进(如杀人现场发现)。

分数:1分

一句话:推理苍白故弄玄虚,文字演出拖沓累赘重重叠叠毫无意义。

作为人类观察学者,人物关系事件一直是我的最爱,但本作在没有底部剧情和人物脉络根基、且空间狭小环境单一的情况下不断推出连绵起伏重叠混乱的关系事件,犹如纸片大地非法搭建空中楼阁。由于单一环境、新事件稀少,大量的关系事件内容只是对某一话题的不断重复,这也导致长篇累牍的人物对话没有构建出任何饱满的人物形象,只是不厌其烦地从八百个角度拍摄了同一只鸡蛋,唯一塑造成功的人物是结尾才露脸的黑客。这再次反证了对人物的成功构建并不依靠大量重复的口水对白,而是具有标志性的、个人特色化的情节与演出。

所有故事依赖于一桩剧情连续的“暴雪山庄杀人案”,一眼看去极重推理的品相,然而全程剧情脱水只剩一对干巴的男同性恋,如果你像我一样磕不到这对制作组拼命往你嘴里塞的所谓病娇烂人,那恭喜你打完真相结局只会和我一样一头雾水想问这个故事意义何在?只是为了告诉一个普通游戏玩家——你看哦,富豪的私生子活得也好辛苦哦!虽然有钱,可是他爸不爱他、他不快乐啊!不只是2024年的观众不吃这一套,我相信游戏发行年这种话术的受众也寥寥。部分观众买单完全是和这对cp看对眼,心甘情愿忽略不适感。

事实上,用这种有点荒谬的“底”兜住脱线剧情的先例并非没有,典型的例子是乙女游戏《CollarXMalice》真相线对背后boss毁灭世界动机的介绍——是的,因为他是政客私生子,他的父亲不爱他那浪漫多情的妈妈。单看这段剧情荒谬程度似乎与深埋之星不相上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真相线出现与否其实对故事剧情的完整性已无影响。尽管组织头目出于这种荒诞贵族式的理由试图毁灭世界,但真正对社会造成冲击的、对代入主角的观众们有意义的部分,是加入组织同意交换杀人的普通人的动机——他们的生活被他人随机或一时兴起的恶意击溃,却无法在现存的法律体制下寻求合理的复仇,以警察为代表的官方暴力机构使他们的希望再三落空,使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地下组织对古老同态复仇的支持与复兴。对这一漫长的主线剧情有过深度体验的观众不会再在乎组织起这个交换杀人机构的领导者是否有一个足够悲惨的理由,因为他个人的不幸在这种结构性的失效下已经只是一种番外式的补完,甚至只是给部分性癖爱好者的攻略福利而已。

当然即便是这样,我也不赞同这种无赖偷懒式没底硬找的做法。不过至少它还无害于主线剧情的成立。但深埋之星不同,整部所有剧情只聚焦于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案件,将所有悬疑与推理压在最后真相揭晓的一瞬,繁琐冗余的操作系统还在为这种期待值不断加码,而最后真相大白——就只是因为他是个比不上亲生兄弟的、母亲被忽略的、名流的私生子——凭什么要观众点头接受啊?

另外我还要补充强调,游戏在一周目确定be、各路线共享大量共通的情况下,需要重复完全相同的剧情时长超过五小时,且在这五小时中必须高强度进行大量重复且流程复杂的点按,重走旧路的游玩体验感极差,而如此繁琐的操作对应的补充B线、多余信息量几乎为0。

总结:整个核心剧情完全无法引起平民玩家共情,我甚至更愿意了解明明有一丝温情善良却又常常冷酷追击热点无底线、只为了能济自己困扶自己贫把自己从原生家庭中拯救出来的疑似恶女陈子涵导演的故事。

曹慕容
曹慕容

香港大学中文系本硕,擅长中英⽂写作。拥有丰富的海内外公共关系经验,善于沟通、策划。